debug就是跟IC的靈魂溝通

一言以蔽之:IC debug是門很玄的學問,就像是跟IC的靈魂溝通。

扛壩子前先扛bug

「扛壩子」本來是黑社會題材作品中的幫派首領,現在則是指在組織中具有影響力的人。據考證,這詞彙可能是「舵把子」的變音。晚清時期,民間有三個秘密結社,分佈是天地會、青幫、哥老會,其中哥老會這個組織的內部排行中,最高等的頭排大哥就叫舵把子。

在公司裡面,除了主管以外,最具有影響力的人就是解掉很多bug的資深學長姐了,能夠扛掉很多bug的資深員工,都是部門的扛壩子。

扛bug前先學會通靈

debug

IC debug就像是通靈,是很多硬體工程師的心裡話,因為工程師遇到bug的時候,常常沒有debug的方向,做什麼實驗完全用猜的。debug過程往往帶給人神秘感,這是因為:

  • 錯誤的原因往往藏得很深,模擬上看起來一切正常,但IC卻跑出無法預期、莫名其妙的結果。
  • 發生錯誤還是機率性的,有時候發生,有時候又不發生,找不到確切觸發的原因。
  • 看不出錯誤訊息有什麼幫助,有時候錯誤訊息會可能誤導方向。
  • 有時問題是外在因素所造成,自己的電路沒有問題,但週邊有問題,例如系統環境出錯、或是接了非標準的元件。

debug就像是偵破一個謎團,工程師需要根據現象、狀態、錯誤訊息來推測哪裡出錯,這需要推理和想像力。不過畢竟我們都不是名偵探柯南,往往只能靠直覺、經驗、甚至是第六感去查問題。所以我們常幽默地說,工程師就是通靈師,debug就是跟IC的靈魂溝通,這同時也是辦公室放有綠色乖乖的原因。

debug的元能力

Dcard討論區偶爾會有人發問:「我覺得在公司顧機臺,用的技能就是excel和powerpoint,高中生就會做了,為什麼公司還要高薪聘請碩士畢業生?」

的確,在碩士班學術研究做的題目,往往都跟畢業後工作的題目沒什麼關係,但在學校中訓練的是邏輯分析能力,這就是高中生所不足的。就如同這篇文章中提到三個跨領域之「元能力」,正是工作和debug中很重要的技能:

  • 抽象化:把具體問題,轉成結構問題。
  • 定義力:在混亂中釐清核心概念。
  • 耐錯力:能夠在錯誤中持續維持推理節奏。

所以在職場上,邏輯分析越強、基礎功練得越紮實的員工,通常其debug能力就會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