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以蔽之:雖然冷門科系的畢業生有很多優秀的人才,但他們的求職旅程仍然很容易碰壁。
這個三月是各個學校的校園徵才,我回答了許多學生的問題,其中有一個學生令我印象深刻。他是某個冷門科系的博士生,他拿著他的紙本履歷,跟我說他有很多很多的技能,希望我推薦他公司內適合的職缺。
由於他畢業於冷門科系,這整場校園徵才的攤位,可能沒有一家公司會找他面試。就算公司願意找完全不相關領域的學生來打掉重練,通常也會找年齡相對輕的碩士生,而不會找博士生來reset。
雖然事實如此,但我還是將公司的職缺介紹給他,並請他到網站填寫線上履歷。接著他跟我說,即便他上網填寫了履歷,公司系統還是會過濾掉他的履歷。我告訴他,系統不會過濾,會將他的完整履歷傳給主管審閱。
他回答說,主管看到他履歷上寫的科系後,就不會找他面試了。這時我心裡是同意他的,在寫履歷這篇文章中有提到過,人資只花短短的時間篩履歷,主管看履歷也是glancing而已、稱不上reading,當他的畢業科系不滿足主管的第一印象時,履歷有很高的機率就直接被刷掉了。
這學生進而很積極地告訴我,他的科系不是重點,重點是他很認真努力、他有問題解決的思維……等優點,只要有主管願意給他面試的機會,他會展現他的特點,他只是需要一個面試的機會。
我耐心地跟他解釋道來,當公司錄取了一個錯誤的人,前面投入的招募費用和培訓時間都會付之一炬,還會造成生產力以及部門士氣的下降,更不用說如果影響到客戶所帶來的反效果。根據統計,公司要為這個錯誤的員工錄取,付出大概是該員工月薪六倍的代價。這就是為什麼企業傾向錄取相同領域(科系)的學生,因為這樣的風險最低。
下面這個網友的分享,也是指出高中生有資訊落差,不知道產業的趨勢,高中畢業時選擇了台大冷門科系就讀,但到了大學、研究所畢業的時候,才因為求職困難而感到後悔。
我以前入學的時候電機第一志願、資工第二,但後來物理、材料、生科、光電漸漸都超過資工,甚至台大物理一度還要超過台大電機,最誇張的時候,台大冷門科系都可以跟清交資工差不多。
為什麼電資科系最近才變那麼火紅?(Dard@2024/03/11)
但業界一直都是電資領先從來沒變過,不管你是土木、機械、物理、光電、材料、化工、化學,大部分除了台積電也沒其他選擇;電資可以選擇的機會遠遠大過其他科系,薪資也是,一線外商,一線IC等一堆公司選擇多又廣。
高中生只會讀書考試,結果選志願就亂選一通,考很高最後出來薪資被逢甲電機屌打,如果當初肯多花點時間了解業界不是很好?直到這幾年才覺得高中生終於有所改變。
某些程度上,這也不能全怪罪高中生,畢竟學生投入自己的興趣科系就讀也是無可厚非,只是說臺灣的產業大多集中在半導體相關,而造成了這樣的困境便是。
難道非本科系就沒有優秀的人才嗎?我常常舉這個例子:張三是個總是吃魚的人,有一天他在釣魚場釣魚的時候,發現魚池內的魚又少又小,於是張三就改去隔壁的釣蝦場。由於釣蝦場的人很少,所以他隨便釣就釣到好幾尾龍蝦。回家下廚時,由於張三沒烹煮過蝦子,所以一開始弄得一團糟,但最後他還是搞定了,而且張三還發現龍蝦料理比草魚料理好吃得多。
當然在非本科系也是有很多人才的,只要HR和hiring manager願意跨去釣蝦場,就會發現這裡其實也有很多target audience,雖然他們不是原本預期要的魚,但只要經過好好的調教,雖然一開始的訓練可能會很困難,但最終還是能成為一道可口(甚至更美味獨特)的海鮮佳餚。這就是我所謂的「魚與龍蝦可以兼得」策略。
最後回到前面那位冷門科系的博士生,我鼓勵他要多多投履歷,常被打槍也無妨,只要遇到一個願意到釣蝦場的伯樂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