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思慢想》讀後感

一言以蔽之:多利用邏輯思考判斷,避免直覺式捷思謬誤。

快思慢想

《快思慢想》是行為經濟學的經典著作,簡單地說就是把人的大腦之運作方式區分成兩種:「系統一」和「系統二」。

  • 系統一代表的是反射性的直覺思考,典型的就是看到圖片的反應。
  • 系統二代表的是按部就班的理性思考,典型的就是閱讀文字的思緒。

人類閱讀文字的能力遠遠不如理解圖片的能力,這是因為人類發明文字還不到五千年,而在現代智人五萬年演化的歷史過程中,主要還是靠圖像直覺。舉例來說,人類看到獅子,就馬上做出躲避或逃跑的決定。


由於這本書實在是太厚了,而且我是幾年前讀過的,所以這次就不寫讀書心得,而是把書中的文字說明,改用簡單的例子和數學式來描述。(備註:書中的例子很多,我只是隨便挑一些寫。)

小樣本

在眷村內調查了三個人,他們全都支持國民黨候選人。

看到這句話,我們第一直覺得到的訊息是:「哦,眷村都是退休將領,他們傳統上都支持藍營」。

擲硬幣三次,連續三次都出現正面。

在這個例子中,我們的第一直覺是:「真巧、出現了八分之一的極端現象」。為什麼不是「哦,這枚硬幣摻雜水銀作弊,傳統上總是會擲出正面」?假設藍營和綠營支持者的比率相當的話(硬幣出現正反面的機率也相當),那麼眷村調查和擲硬幣其實是一樣的八分之一機率,但我們得到的直覺卻不一樣,就是系統一在作怪。

其實,當樣本數很小的時候,就很容易出現極端現象,所以這些小樣本的統計,其結論都沒什麼價值的。

定錨效應

【飲料一】原價75元,售價75元;
【飲料二】原價100元,第二件五折(二件售價150元,平均售價75元)。

這二種飲料的平均售價是一樣的75元,但大部分人會選擇飲料二,因為原價100元,打折有賺到的感覺。廠商利用原價這個anchor,成功地讓消費者覺得飲料二比飲料一高級,這就是定錨效應

要避免被錨點影響是很困難的,尤其是在資訊不對稱的市場。例如房仲業的賣家都會開較高的賣價來製造高錨點,買家要避免錨定現象,就要獲得更多的資訊,比如參考不動產交易實價登錄網站上的附近成交金額(話說回來,實價登錄的金額也是另外一個錨點)。

形式謬誤

張三是新竹清華大學電子系的高材生,直升研究所,研究類比電路,發表過許多ISSCC、JSSC期刊,碩士畢業以後出來工作。
請問下列對張三工作的敘述,何者較為可能?
(a) 張三是個工程師;
(b) 張三在新竹科學園區知名公司擔任類比工程師。

大部分的人都會選擇(b),在新竹讀書這麼多年,跟竹科有地緣關係,加上學以致用,將學校的知識用到工作當中,再合理不過了。

但是這題的正確答案是(a),因為(b)是(a)的subset,無論對張三的敘述是什麼,(a)的可能性都比(b)高。formal fallacy指的就是這類推理式的錯誤,不需要看證據,也知道論點是錯的。

貝氏定理

Bayes’ theorem是機率論中的一個重要定理,描述在已知條件B下,發生事件A的機率:P(A|B)=P(A&&B)/P(B)=P(B|A)*P(A)/P(B)。

健康的人佔99.8%、感染的人佔0.2%  |  好人佔99.8%、壞人佔0.2%
特異性(健康的人被驗成陰性)95%  |  好人自然身故的機率95%
敏感性(感染的人被驗成陽性)90%  |  壞人被雷劈死的機率90%
感染的人健康的人
檢驗為陽性0.18%(真陽性)4.99%(偽陽性)
檢驗為陰性0.02%(偽陰性)94.81%(真陰性)

由上面這個表格會發現P(感染的人|檢驗為陽性)=0.18%/(0.18%+4.99%)=3.5%,被檢驗出陽性的人裡面,只有3.5%真的是感染的人。這就是為什麼如果感染的人不夠多、或是試劑的特異性不夠高,政府就不會執行普篩。

同理,被雷劈死的人裡面,只有3.5%是真的壞人。當我們看到新聞說好人遭遇不幸的時候,我們會抱怨好人總是沒有好報,但其實老天是有眼的,只不過世界上幾乎都是好人,所以遭遇不幸的也大多是好人。

風險決策

【方案一】100%賺8元、0%賺0元;
【方案二】90%賺10元、10%賺0元。

對於這二個方案,一般人會選擇方案一,因為保證獲利。

方案期望值(儘量大)標準差(儘量小)風險係數=標準差/期望值(儘量小)
方案一*1次800
方案二*1次930.33
方案一*10000次8000000
方案二*10000次900003000.0033

換到公司裡,類似地,一般員工只會從自己的單一次決策來做決定,因此傾向選擇方案一、穩穩地賺。倘若執行長要求10000的員工都選擇方案二,此時風險係數會變成只有0.0033,跟方案一*10000次的0沒什麼差別,但期望值卻從80000上升到90000,因此所有員工應該都選擇方案二。

從人生的角度來說也是一樣,人生不是只有做單一次決策,應選擇期望值較高者,不必太考慮風險。(除非失敗的代價是致命的,例如重傷死亡、公司倒閉,使得無法做下一次決策。)

展望理論

下面二選一,你會選哪一個?
(a) 100%獲得19萬元;
(b) 20%獲得100萬元、80%獲得0元。

下面二選一,你會選哪一個?
(c) 100%損失80萬元;
(d) 20%損失0元、80%損失100萬元。

大部分的人會選擇(a)+(d),結果是「20%獲得19萬元、80%損失81萬元」,但這顯然是不理性的,因為選擇(b)+(c)的結果是「20%獲得20萬元、80%損失80萬元」,無論20%獲得還是80%損失都比前者好。

然而,我們總是喜歡確定收益、規避損失,這就是prospect theory,也是本書作者Kahneman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最重要貢獻,說的是人類作決定時並不是理性的,而是會考慮得失、機率等條件的心理效用。

後驗機率

袋子裡有一堆球,有二個顏色,黑色和白色。其中一個顏色比另外一個顏色多,多的顏色佔比r>50%,少的顏色佔比(1-r)<50%。
我們想知道到底是黑球多還是白球多,因此做了二次實驗,結果如下:
【實驗一】抽了5個球,其中5個黑球、0個白球;
【實驗二】抽了50個球,其中28個黑球、22個白球。
從這二個實驗結果,我們都會判斷「黑球比較多」。
請問實驗一和實驗二,哪一個實驗對「黑球比較多」這個論點,提供的證據能力比較強?

一般人看到這題目,會覺得實驗一裡黑球獲得壓倒性勝利,所以實驗一的證據比較強。讓我們來計算一下。

【實驗一】
倘若黑球多、佔比r,白球少、佔比(1-r):5黑加0白的機率P1=C(5,5)*r^5*(1-r)^0;
倘若白球多、佔比r,黑球少、佔比(1-r):5黑加0白的機率P2=C(5,0)*r^0*(1-r)^5;
證據強度P1/P2=(r/(1-r))^5

【實驗二】
倘若黑球多、佔比r,白球少、佔比(1-r):28黑加22白的機率P3=C(50,28)*r^28*(1-r)^22;
倘若白球多、佔比r,黑球少、佔比(1-r):28黑加22白的機率P4=C(50,22)*r^22*(1-r)^28;
證據強度P3/P4=(r/(1-r))^6

由於0.5<r<1,所以(P3/P4)>(P1/P2),也就是實驗二的證據強度比較高,這跟大部分人的直覺都不一樣,甚至很多人看完這段數學後還是不理解為什麼實驗二的證據強。

換個說法來理解,把實驗二分解成兩個階段,先抽出5個球得到5黑加0白,再抽出45個球得到23黑加22白,也就是說,實驗二其實是先發生了實驗一,再發生「抽45球得23黑加22白(黑多於白)」這個事件。換句話說,在發生了實驗一後,又提供了額外的「黑多於白」證據,因此實驗二的證據比較強。

這個例子也說明了小樣本很常發生極端事件,但小樣本的證據是很薄弱的。

結合、分離事件的偏見

下面二選一,你會選哪一個?
(a) 黑球佔50%、白球佔50%,抽球1次,得黑球者贏得獎金。
(b) 黑球佔90%、白球佔10%,抽球7次(抽後球放回),連續得7次黑球者贏得獎金。

下面二選一,你會選哪一個?
(c) 黑球佔50%、白球佔50%,抽球1次,得黑球者贏得獎金。
(d) 黑球佔10%、白球佔90%,抽球7次(抽後球放回),至少抽得1次黑球者贏得獎金。

(a)和(c)是相同的simple event,(b)是conjunctive event,(d)是disjunctive event。一般人在(a)和(b)中會選擇(b),在(c)和(d)中會選擇(c),人類傾向選擇「結合事件(b)>簡單事件(a,c)>分離事件(d)」,但讓我們來計算一下機率,答案剛好顛倒(d)>(a,c)>(b)。

(a)=(c): 50%
(b): (0.9)^7=47.8%
(d): 1-(0.9)^7=52.2%

這是另外一個例子,叫conjunctive & disjunctive events bias,說明人腦的直覺常常跟科學機率計算出來的結果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