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以蔽之:每個人的朋友名單大概就只有150人。
大部分的遊戲,玩家一開始(或至少中期轉職後)都要選擇一個職業,因為在這些遊戲的設定中,每個職業有不同的能力成長曲線,而且遊戲公司要幫不同職業的玩家設計不同的美術圖。然而有些遊戲,玩家終其一生都不用選擇固定的職業,而是可以學習各種職業的技能,也隨時可以洗掉既有技能再學新的,唯一的限制是人腦的總記憶體。
根據人類和社會學家的研究,人們可以有不少泛泛之交(通訊錄裡留有電話),但深厚交情的就不多了。這是因為人的腦容量是有限的,每個人只能和一定上限的人維持緊密的人際關係。這個上限大概是100到250個人之間,一般取150這個數字。由於是由英國學長鄧巴提出的,所以150這數字也被稱為鄧巴數字(Dunbar’s number)。
由於大腦新皮質處理能力的限制,如果一個團隊內想要互相認識與熟悉,這個團隊的規模就無法超過100人,畢竟每個人只能處理鄧巴數字150人,扣除自己家人、老朋友,留給新團隊的額度就不會超過百人。
倘若我們把朋友的定義放鬆一點,點頭之交就算,那Facebook限制每人最多可以有5000個朋友、LinkedIn限制每人最多可以有30000個一度聯絡人。如果超過這個數字,就必須先與某人解除朋友關係,才能建立新的交友。軟體公司這樣的規定,其實就說明了一般人很難有這麼多的聯繫關係。
倘若我們把朋友的定義弄嚴一點,譬如說生死之交——願意為他無條件付出,那麼滿足這樣資格的人就少得多了,關係這麼密切的人數大概就是個位數了,多半就是家人和少數幾個共患難的朋友。在公司尾牙的時候,有時候會玩真心話大考驗的遊戲,主持人問員工:「在部門旅行途中,老闆和老婆都掉進河裡,要先救哪一個人?」這個問題的答案對大部分的人是顯而易見的,畢竟老闆和老婆二者的親密等級天差地遠。
從學校畢業後,以前的同學幾乎都不再聯絡,如果突然接到電話,九成九是紅炸彈、借錢、直銷、保險。從公司離職後,以前的同事也幾乎都不聯絡,正所謂「在職好同事、去職不認識」。這是因為友誼是需要時間來經營的,如果很久沒有來往,友誼自然會淡掉。
人類學家發現,大學生在認識後,需要相處50小時才會變成普通朋友,於幾個月再相處50小時才會升級成好朋友,如果要變成閨密,還得日復一日的投入。這些數字都說明著友誼是累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