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以蔽之:因為科技公司的不斷互相競爭,消費者才有更好、更便宜的產品可以使用。
消費者在採購3C產品前,都習慣上網路做規格的比較, 比如手機王這網站就可以把許多支手機的CPU、記憶體、螢幕、相機、機體size……等規格列成一個表格來比較。
消費者都這麼做,自然生產者也是這麼做,園區的公司也常常會拿競爭對手的產品來做benchmark評比。
一般而言,benchmark的結果多半是在伯仲之間,有些比較的項目競爭對手會贏,有些比較的項目競爭對手會輸。因為如果某一間公司全部項目都輸的話,那麼那個產品早就會退出市場競爭了。
有些時候在某些benchmark,會發現競爭對手贏我們很多,而我們一開始也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就會戲稱競爭對手用了「黑科技」。如果競爭對手是美國公司的話,我們還會笑說對手撿到UFO殘骸,或是抓到外星人,偷用「外星人科技」。
「黑科技」其實是源於日本動漫《全金屬狂潮》的術語,意思指遠超出現今人類的科技及知識範圍外,暫時缺乏科學根據或違反自然原理的科技或其產品。例如是《哆啦A夢》的法寶,都是沒有科學根據但又似與科技相關的產品。
何謂「黑科技」?
不過笑話說說就算了,總不能兩手一攤跟老闆說我沒遇到外星人吧,如果在自己負責的項目benchmark是輸的,那麼工程師就要提改善的計畫。
通常benchmark的開始,就是先買競爭對手的產品來剝皮分解,就以Apple iPhone 13 Pro Teardown這網頁為例子,先看PCB上有哪些料件(BOM),再把重要IC拍X-ray、die photo等,就可以估計出對手的產品成本。
對於IC Design House來說,就是要分析別人家的IC。以Intel在ISSCC 2018發表的圖為例子,先拍die photo,再辨識各個block的功能,各個模塊的負責人就帶回去繼續放大分析,別人如何在這麼小的die area裡面、用這麼小的power,就做出這麼好的performance——這就是業內所謂的PPA benchmark。
PPA stands for power, performance and area, and historically these have been the three variables used in deciding how to optimize semiconductor designs.
PPA 代表功率、性能和面積,從歷史上看,這三個變數一直是決定如何優化半導體設計的三大要素。
PPA (Power, Performance, Ar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