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的拼音翻譯

一言以蔽之:漢語拼音是目前最廣泛被使用的中文譯音方式。

當要跟外籍同仁介紹新竹週邊的英文時候,我都會用這個表格。

地名英文直譯英文音譯
新竹New Bamboo(簡稱Bamboo)Hsin-Chu
竹北Bamboo NorthZhu-Bei
竹南Bamboo SouthZhu-Nan
竹東Bamboo EastZhu-Dong

中文字直接翻譯,「新」是「new」、「竹」是「bamboo」,中間是Bamboo City(竹市),週遭(北/南/東)有三個點,對應就是bamboo north/south/east。這對外國人來說,就很容易理解。

接下來繼續說音譯,「新」是「hsin」,而方位的「北/南/東」是「bei/nan/dong」,唯一會卡住就是「竹」,因為「竹」是「chu」也是「zhu」,明明是同一個中文字卻有二個音譯。

這主要是因為拼音系統不一樣所造成的,連到領事事務局的外文姓名中譯英系統,輸入「張小美」和「曹孟德」這二個名字當成範例,會出來四種英文翻譯。

姓名注音漢語拼音通用拼音威妥瑪拼音國音第二式拼音
張小美(ㄓㄤ)(ㄒㄧㄠˇ)(ㄇㄟˇ)ZHANG, XIAO-MEIJHANG, SIAO-MEICHANG, HSIAO-MEIJANG, SHIAU-MEI
曹孟德(ㄘㄠˊ)(ㄇㄥˋ)(ㄉㄜˊ)CAO, MENG-DECAO, MENG-DETSAO, MENG-TETSAU, MENG-DE

威妥瑪是19世紀的英國外交官,在中國生活了四十年,他創造了一套書寫中文的羅馬拼音系統,就被稱為威妥瑪拼音。由於這是第一套中文的拼音系統,所以早年的人名和地名都是採用此一拼音模式,並沿用至今,例如國民黨縮寫為KMT(Kuo-Min-Tang)。還有一些早年就成為英語外來語的中文詞彙,像是太極Taichi,也是源自威妥瑪拼音。

漢語拼音是中國在1950年代創立的拼音系統,也是目前的ISO國際標準,也陸續地被新加坡和臺灣所採用。在舊的威妥瑪拼音中,有考慮地方方言,例如b、d、g被保留給濁音,使得注音符號ㄅ/ㄆ都是對應到羅馬字母p、注音符號ㄉ/ㄊ都是對應到羅馬字母t、注音符號ㄍ/ㄎ都是對應到羅馬字母k。然而北京話中並沒有濁音,使得b、d、g就被浪費掉了。在新的漢語拼音中,就完全只考慮普通話,就把ㄅ/ㄆ分別對應到b/p、ㄉ/ㄊ分別對應到d/t、ㄍ/ㄎ分別對應到g/k。

在漢語拼音中,為了希望mapping單純,子音中除了捲舌的ㄓ/ㄔ/ㄕ被對應到二個羅馬字母以外,其他子音都只有對應到一個羅馬字母,例如把ㄗ對應到z、ㄘ對應到c、ㄑ對應到q、ㄒ對應到x,但這四個羅馬字母的英文發音都對不上中文,純粹就只是mapping table,最典型的範例就是「曹操」的漢語拼音是「Cao Cao」,若直接用英文發音會變成「靠靠」。

國音第二式拼音是臺灣在1980年代創立的拼音系統,和漢語拼音最大的不同,就是希望能看到拼音就直接用英文發出近似的中文音,所以把ㄗ對應到tz、ㄘ對應到ts、ㄑ對應到chi、ㄒ對應到shi。這個拼音系統,從外國人的角度來看,發音應該是直接得多,不過付出的代價,就是拼音字母的長度變長了。

通用拼音是臺灣在1990年代後期創立的拼音系統,ㄗ/ㄘ改回跟漢語拼音一樣,捲舌音ㄓ/ㄔ/ㄕ也跟漢語拼音一樣在後面加h、用雙字母,不過ㄓ卻不是從ㄗ的漢語拼音加h,而是從ㄗ的國音第二式拼音加h。ㄑ/ㄒ則是改成ci/si,比國音第二式少了一個字母,算是在自然發音和拼音字母長度之間找一個trade-off。

下表是子音在後三種拼音的對照表格,主要的差別座落在ㄐ/ㄑ/ㄒ/ㄗ/ㄘ/ㄓ。

注音符號
漢語拼音jqxzcszhchsh
國音第二式拼音jichishitztssjchsh
通用拼音jicisizcsjhchsh

如果不考慮外國人、不需要看到拼音就要能自然發音出來的話,那麼對於有學習過注音符號的臺灣人來說,漢語拼音無疑是最有規律的簡單mapping table,所以臺灣在歷經幾度改版以後,最後還是在2008年後選定漢語拼音作為標準。

雖然目前臺灣的中文譯音已與國際接軌,採用漢語拼音,不過有些地名因為歷史因素(老城市用舊的譯音很久了),就沿用舊的,例如新竹的漢語拼音是「Xinzhu」但使用的是「Hsinchu」,臺北的漢語拼音是「Taibei」但使用的是「Taipei」,淡水的漢語拼音是「Danshui」但使用的是「Tamsui」。

最後,回到文章開頭的新竹。下面這圖是新竹縣市分界的頭前溪大橋上的北向路牌,上面「竹北市」寫的英文是「Zhubei City」、下面寫的英文是「Zhugbed Shi」,這是很罕見的例子,因為下面這個白色的標誌是客語的發音,目的是要推廣客語。不過,客語應該不會因為這個路牌就有什麼進步,倒是外國人看到這二個不同的英文反而會搞亂吧。

竹北的客語路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