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TED學表達,讓世界記住你》讀後感

一言以蔽之:有效的演講了解我們心中的隱形力量,因此能驅動我們採取行動。

跟TED學表達,讓世界記住你

本書就像傑出的TED演講,連前言都寫得不一樣。書籍中的第一句話:「構想是二十一世紀的貨幣」,當優秀的講者提出有啟發性的構想,經過有效的包裝和傳遞,就可以藉由演講改變這個世界。

書中挑選了一些動人的TED演講,並詳細地解釋了每一場成功演講背後的原因。下面依照書中的三部曲,分別列出一些心得。

表達情感

「說故事,表達熱情。」一場動人的演說,必定是由有熱情的演講者說出來的,如果內容連自己都無法感動,更是不可能感動到別人。作者說,可以問自己三個問題來找出動力,而第三個問題的答案,顯然有趣得多,就可以說服其他人一起加入公司打拼,因為熱情是會傳感的。

  • 你的工作是什麼?「我是台積電的工程師。」
  • 你對什麼有熱情?「我對先進製程開發很有樂趣。」
  • 哪裡讓你有感動?「世界第一的夢想。在科技的浪潮中,台積電就像是一顆閃耀的明星,在半導體產業中擁有著世界領先的地位。如同『加入台積,共創奇蹟』這句口號,在這裡,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參與到全球尖端技術的創新過程,為推動世界科技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這種使命感和激情,不斷地激勵著自我突破。台積電在我心中點燃了一盞奮進的明燈。讓我深信,只要心中有夢想,就能在這家公司中,翱翔於科技的最前線。」

亞里斯多德是古希臘的名嘴,他說一位良好的溝通者,要掌握三個關鍵要素:

  • 人格(ethos):因為講者的信譽高,所以聽眾相信他的名聲。
  • 邏輯(logos):因為講者提出數據,所以聽眾同意他的邏輯。
  • 情感(pathos):因為講者訴求感情,所以聽眾願意與他站在同一陣線。

這三大說話術中,又以情感的力量最為強大。作者主張用講故事來觸發大腦的情感,因為故事就是有靈魂的數據,可以透過故事,在聽眾的腦中植入概念。經典電影《全面啟動》就是在夢境中編織故事,來將想法植入潛意識。

作者提出,一場能夠傳遞情感的成功演說必須具備兩大成分,第一是語言表達、第二是肢體動作。藉由控制說話的速度、音量、音高、停頓,可以強調重點和增加戲劇效果。肢體動作則是無聲的語言,沒有肢體動作會令人感到無聊,而適當的手勢則能強化論點。

有新鮮感

在演說的內容上,第一要務就是要提供新知識,因為人們天生就對心情的事物感到有興趣。這個新知,可以是前所未聞的新資訊,也可以是用與眾不同的方式來重新演繹舊資訊,還可以是用新奇的手法來解決老問題。

另外,演說標題要是「推特式的」,也就是字數的長度短於140字母(Twitter在2017年這限制放寬到到280個字元),這目的是說標題就要是key takeaway——一句學了就可以帶走的精華。

《快思慢想》一書中,提到人的大腦之運作方式有兩種系統:反射性的直覺思考,與按部就班的理性思考。一般人大多使用前者,一旦演說無聊,我們就會恍神。作者提出,可以設計令人瞠目咋舌的橋段,這種衝擊性的賣點能吸引聽眾的目光。

大學時有Seminar這門必修課,大部分的演講都很無趣,基本上就是臺上講員一直講、臺下學生一直睡,但我到現在還記得有一場演講是講述火場逃生的。講者徵求一位現場學生觀眾上臺,請他戴上一頂頭罩,然後點起瓦斯噴槍,就朝向那同學的臉上噴火,所有人都大吃一驚。直到現在我還記得防煙面罩可以濾除煙毒粒子,並耐高溫,有助於逃生。

我們的大腦還喜歡幽默感,因為幽默打破僵局,讓氣氛變得輕鬆,就能迅速吸引聽眾的注意力,讓他們更集中精神聆聽。試著在演說中加入一些幽默元素,聽眾更有可能記住你所講的重點,因為人們總是容易記住有趣的事物。讓笑點解除聽眾心房,使講者想傳遞的訊息更容易進到聽眾的耳中。

印象深刻

精彩的演說不需要很長,TED之所以限制十八分鐘,是因為專心聽演講是很累人的。太長的演講會讓聽眾感到疲倦而分心,這是因為大腦在接受新資訊的時候是耗能的,耗盡腦力後就不再有精力來思考講者所有傳達的訊息了,所以作者主張要把內容做適度的刪減。

要刪減的不只是演說的時間長度,還要注意三的法則。人們能處理的資訊是有限的,可以輕鬆的記住三個想法,但一旦超過三個,人們就開始記不住了。賈伯斯在史丹佛大學畢業典禮的演講就利用了這個原則。

Today I want to tell you three stories from my life. That’s it. No big deal. Just three stories.
(今天我想告訴你我生命中的三個故事。就這樣,沒有什麼。只有三個故事。)

Steve Jobs’ 2005 Stanford Commencement Address

學習有五到: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和心到,其中前四到就是為了增進第五個心的領悟,也可以把這觀念運用在傳達理念的演說上。

  • 眼到:人類是視覺的動物,圖片的說明效果,遠遠勝過於文字。結合圖像的投影片會比單純文字的投影片好得多。
  • 口到:若演說的時間比較長,講者與現場觀眾互動,也是一個做法。哈佛大學教授Sandel在其公開課「正義」就不斷地詢問同學的意見。
  • 耳到:在講述一件事情時,變化音高、頻率、音量、強度、發音,甚至是沉默,也可以刺激聽眾。
  • 手到:如果有道具的示範,觀眾就不需要空想,這實體的觸摸會讓觀眾的記憶力更強大。
  • 心到:把觀眾的心留下來,增加參與感,是很重要的課題。近年來,Kahoot!趣味問答的遊戲網頁,就能很好地帶起氣氛。

全書的最後一章,作者告訴讀者,不用擔心自己對演說缺乏自信,因為許多傑出的演說家,一開始也是畏畏縮縮,是經過不斷地反覆練習,才精通公開演說的技巧。只要走自己的路,敞開心胸、表達真實自我,就可以讓聽眾相信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