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以蔽之:改變習慣就可以解決煩惱。
《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是管理學大師史蒂芬・柯維的知名巨作,我幾年前曾讀過。最近因緣際會拿到30週年全新增訂版(由他兒子西恩・柯維增補),看到書腰上寫著「每一次讀這本書都有新的收穫」,於是就重新讀了一遍。
由於原作者柯維老爸的寫作文筆很好,本書的結構就很嚴謹,在中文版中七個習慣都被翻譯成四個字的類成語,讀起來很是對稱舒服。至於柯維兒子撰寫的新見解,則是放在每一章的後面,補充他成長在柯維家的故事和觀點。
本書提出了七個習慣,只要我們由內而外地建立起這些習慣,就可以『與成功有約』。
- 主動積極(Be Proactive)
- 以終為始(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 要事第一(Put First Things First)
- 雙贏思維(Think Win-Win)
- 知彼解己(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Then to Be Understood)
- 統合綜效(Synergize)
- 不斷更新(Sharpen the Saw)
主動積極
我們在反應環境刺激時,回應常跟環境的好壞有關,而不是跟我們的原則有關。舉例來說:看到考卷很容易,我們會想著要好好應答;但看到考卷很難,我們會想著這次完蛋了。就是我們的想法跟考卷的難度有關,但其實無論考卷難度如何,我們正確的原則都是要好好應答。在公司內我們常常接到難度很高的問題,有一些人會這麼想:「這太困難,我不可能做到。」另外一些人則是會這麼想:「這好挑戰,我還能做什麼?」就如同《心態致勝》一書所提的,前者消極屬於Fixed Mindset,後者積極屬於Growth Mindset。我們的確要承認現實(這問題的難度很高),但也要肯定我們可以對這難題做「主動積極」地回應。
受制於人者著重於『關注圈』,時時不忘環境的限制,怨天尤人地怪罪無法改變的狀況。主動積極者著重於『影響圈』,不去擔心環境的限制,腳踏實地地投入可以改變的地方。本書提出影響圈的核心就是許諾和實踐諾言,對自己立志、對他人許諾,然後積極去實現我們的commitment,就會不斷地成長。這段文字也呼應《從內做起》書中提到藉由(對自己)自律和(對他人)服務」,就可以不斷地拓展自己的影響圈。
以終為始
帝王百年以後,禮官會根據他生前的功過,以名寓評,是為諡號。如果我們希望自己蓋棺論定時的評價是正面的,那就要「以終為始」——想想自己最終的目標是什麼,才不會在過程中誤入歧途。在《恆久卓越的修煉》提到,願景(核心價值/目的/使命)是公司的憲法,對個人來說也是一樣的,先思考創造出個人使命是什麼,並以它為人生藍圖。
另外,作者還主張要釐清生活重心,不管是以別人(配偶、家庭、朋友、敵人)為重心,還是以物質(金錢、享樂)為重心,還是以名望(名利、工作、宗教)為重心,或是以自我為重心,都不恰當,而是要以恆久不變的原則為依歸。比如說,工程師常常遇到的狀況就是假日要陪家人、朋友、還是自己去玩、或者是去加班,這時候的決定是根據原則綜合考量、主動考慮來做出選擇的。
要事第一
我很喜歡《最有生產力的一年》書中的一句話:「生產力不是指『做』了多少,而是指『成就』了多少。」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我們不可能做所有的事,所以要專注在重要的事。至於什麼是要事呢?作者利用的是Eisenhower Method,也就是Urgent-Important Matrix,利用急迫與否、重要與否,將事情分成四個象限:
- 急迫且重要:Do first
- 不急迫但重要:Schedule
- 雖急迫卻不重要:Delegate
- 不急迫也不重要:Don’t do
在園區公司中,由於要面對許多量產的壓力,例如產線停產要趕快給solution恢復生產、IC驗出bug要趕快debug生workaround或出ECO,工程師長期在高張力下,習慣處理第一類急迫且重要的事務,一旦壓力放開了以後,就容易忽略第二類不急迫但重要的事務。舉例來說,當我們發現電路中有noise coupling,我們趕快做FIB找出coupling path、然後改layout、tape-out、結案,就不去想想為什麼我們常常遇到coupling的問題,會不會是因為我們在畫layout前沒有好好做signal floorplan?如果我們不能改變做法而防患於未然,那麼以後便會不斷地遇到類似的問題,而長期困在緊張下。因此「要事第一」中所謂的『要事』,就是第二類事務,這是我們提高效能管理的核心。
雙贏思維
在Thomas-Kilmann Instrument裡面,橫軸是Cooperativeness,縱軸是Assertiveness,可以分成五種:Avoiding(迴避)、Competing(競爭)、Compromising(妥協)、Accommodating(遷就)、Collaborating(協同),其中我們最推崇的就是「協同」策略,這是追求「雙贏思維」。
為什麼我們要有雙贏的思維呢?就拿game theory中最經典的例子——prisoner’s dilemma(囚犯困境)來說明。警方逮捕甲、乙兩名嫌疑犯,對二人提供如下表的選擇:
乙認罪 | 乙不認罪 | |
甲認罪 | 甲服刑2年、乙服刑2年 (坦白從寬) | 甲服刑10年、乙即刻獲釋 (乙出賣甲) |
甲不認罪 | 甲即刻獲釋、乙服刑10年 (甲出賣乙) | 甲服刑5年、乙服刑5年 (抗拒從嚴) |
由於甲、乙二人都只關心自身利益,而不關心他人利益(若我認罪要關二年、若我不認罪就獲釋,不認罪對我有利)。因此這例子中的納許均衡便是二人都不認罪,而下場是同樣服刑5年。但倘若這二人都願意認罪,其實有更佳的解,二人只服刑2年。事實上,生活和職場中,也有許多類似的『非零和賽局』,只要我們認真追求,總是可以找出Pareto最佳解——在不犧牲任何人的條件下儘可能地改善某些人。
備註:也許用坐牢這負面例子不太符合作者對『贏』的定義,不過囚犯困境實在是太經典了,所以我就沒有改寫成正面的例子。
知彼解己
要達到雙贏的目標,就必須傾聽對方的聲音。作者說七個習慣中,「知彼解己」這個是他自己最難做到的,因為我們常對自己很有自信,就不想聽別人的意見。而作者主張有效溝通的最重要秘訣,就是從『同理心的傾聽』開始,進而『理解對方的立場』。我之前聽過一套溝通的口訣是「邀、聽、懂、問、解、結」,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 邀:邀請對方表達他的意見
- 聽:聆聽對方的說法
- 懂:理解對方的立場
- 問:藉由發問得到insight
- 解:提出解決的方案(如果對方也提出方案就更好了)
- 結:最後才做出雙方都滿意的結論
平常在溝通的時候,其實每個人說出來的話,跟肚子裡想的常常不一樣,就像冰山在海上顯露出來的只有一角,必須要不斷地邀請(更需要之前就建立起互信基礎),對方才會說出肚子裡的話,在聆聽和理解對方後,才有機會找出冰山底下雙方共同的利益,而得到win-win solution。
統合綜效
許多公司併購其他公司,就是為了取得合併後的綜效,例如水平整合可以獲得市場佔有率、利用規模經濟來縮減成本,垂直整合可以提供一條龍服務,另外還有跨界整合可以交叉銷售(例如金控整合了銀行和券商,券商就可以幫銀行客戶開設股票戶頭)。這些合併後的效果,英文叫synergy,中文翻成「統合綜效」,也就是一加一大於二。
為什麼二個人合作的力量可以超過二個人的力量和?這是因為每個人的聰明才智都不一樣,每個人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作者在書中提到「如果對方的意見和我不同,那麼其主張必有我尚未體會的奧妙」,唐鳳也曾說「思想從來不是個人創見,而是群眾智慧的結晶」,這種海納百川的心態,就能統合出更佳的成果。
不斷更新
在地表距地心r物體的位能為-G*M*m/r,如果要使這個物體離開地球,需要提供一個動能m*v^2/2,令m*v^2/2-G*M*m/r=0,得到v=sqrt(2*G*M/r),這叫escape velocity。意思是說,在地表時要主動提供一個速率,才能脫離地心引力束縛,慣性越大(r小),所需的動能越大。然而一旦擺脫了重力場,即使不再提供動能,也會以等速度運動在太空中遨遊。
人們一開始也有許多惰性,我們需要主動提供意志力(動能)去克服,等到新習慣被建立起來以後,就可以抵達自由的太空。不過慣性越大,所需要的意志力就越強。我們必須在生活中不斷地更新習慣,這些微小改變長期累積之後,會帶來重大的影響。正如同diet在拉丁語的意思是生活規律,養成不吃零食的習慣,長期下來自然就能減肥。作者把「不斷更新」放在七個習慣的最後一個,就是說只有日復一日的自律,才能鍛鍊出更強韌的自我。
發掘內在
柯維老爸有出另外一本書《第8個習慣:從成功到卓越》,再提出第八個習慣——「發現內在的聲音並激勵他人也這麼做」(Find your voice and inspire others to find theirs)。更精確地說,第八個習慣並不是在七個習慣後面加一個,而是強化前七個習慣的表現,前七個習慣使人有極高效能以迎接挑戰,而第八個習慣則是使人有強烈動機以實現願景。
作者主張,要讓自己內在聲音(願景、自律、熱情、良知)表達出來,同時也激勵別人尋找他的內在聲音,如此便可以發揮影響力,讓整個團隊同心協力地來探求共同的目標,這就是新時代的領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