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以蔽之:只有組織文化才可以打敗平庸,實現持久的卓越。
知名的管理學作家柯林斯有二本著名大作,分別是《基業長青》和《從A到A+》。《從A到A+》本書雖然著作於《基業長青》之後,但作者覺得本書不是續集,反而是前傳。
- 《從A到A+》:讓一個已經表現優異的組織,能夠持續出類拔萃而達卓越。
- 《基業長青》:讓一個已經表現卓越的公司,能夠永續展現卓越而成典範。
有個笑話問說:「鄭成功的母親是誰?」答案是「田川失敗」(國姓爺的母親田川氏為日本人),因為「失敗為成功之母」。因為失敗的教訓是成功的基礎,最知名的例子就是愛迪生失敗了數千次才發現了燈泡的材料,正如哲學家尼采所說的:「凡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
如果有一間公司所在的產業剛好在起飛中,這公司做得也還不錯,就順勢地一直賺錢。然而這公司反而會因為賺錢而自以為是,反而在未來產業成熟後失去大壁江山。舉例來說,宏達電的智慧型手機曾經一直是很賺錢的,根據報導,宏達電2011年在美國市場的市佔率高達22.9%,比蘋果還高。然而宏達電一直專注在高階手機,沒有意識到蓬勃崛起的中低端市場,最後跌落神壇走向黃昏。
本書作者提出了「優秀為卓越之敵」,一間優秀的公司不斷地成功,反而容易走向遠離卓越的道路。唯有專注於有紀律的員工、思考、行動,才能朝卓越之路走去。
- 有紀律的員工:第五級領導、先找對人。
- 有紀律的思考:面對殘酷的現實、刺蝟原則。
- 有紀律的行動:強調紀律的文化、以科技為加速器。
第五級領導
作者將領導能力分成五個等級:
- Level 1(有高度才幹的個人):能用自己的知識、技能和為公司創造價值的高素質的員工。
- Level 2(有所貢獻的團隊成員):除了能貢獻個人能力,還能與團隊中他人合作,努力達成團隊目標。
- Level 3(勝任愉快的經理人):能組織人力物力,使其充分利用,來實現預定的目標。
- Level 4(有效能的領導者):能激勵整個組織追求清楚的願景和更高的績效。
- Level 5(第五級領導人):透過個人性格和意志的結合,建立起企業持久的發展。
美國總統林肯就是個第五級領導人,他從小貧困,具有勤勞儉樸和謙虛誠懇的品格。在用人上他無私地拔擢Salmon Chase出任財政部長,即便Chase是他的政敵(曾與林肯競爭過共和黨候選人提名)。他堅持廢除奴隸制度,即便南北戰爭爆發了,仍沒有妥協地廢奴,著名的《蓋茲堡演說》名垂青史,激勵了整個國家。
書中用一句話總結了第五級領導人的特徵,那就是「謙虛的個性+專業的堅持(personal humility & professional will)」。我想崔瑗的《座右銘》前幾句,「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描寫的就是這樣謙沖自牧的心態,而在《座右銘》的最後二句「行之茍有恆,久久自芬芳」則是說要堅持信念持之以恆地去做,長久下來自然會發出花香般的光輝。
先找對人,再決定要做什麼
有句話說:「Find the right person to do the right thing right.」在書中提到,相較於公司的願景,找到對的人更重要。這是因為市場瞬息萬變,如果我們因事找人,當事變了以後,這人就不適合了。作者以為,如果船上的成員都是強將,大家是因為團隊的其他成員而待在同一艘船上,那麼船隨時要換方向都沒問題。
那怎麼決定誰是適合的人才呢?專業知識、技能、經驗都很重要,但基本邏輯、個性、態度則更為重要,因為能力可以傳授和學習,但價值觀卻是深植人心。
店長深刻體悟到,好的運動員跟傑出的銷售人有個共通點,就是需要強大的心理素質。他相信,銷售業重要的不是能力與條件,而是特質。能力可以透過培養,技巧可以透過學習、練習來精進;但特質更多是後天的人生歷練積累而來,造就成現有的個性、行為或習慣,不僅短時間之內難以培養,要改變也極為困難。
這間房仲公司只用「體育相關背景」成員,為何?(商業周刊@2023/06/12)
面對殘酷的現實,但絕不喪失信心
作者提到,最容易打擊員工士氣的動作就是不正視殘酷的現實,原因是如果不能看到事實,再多的美夢也於事無補。有句話說:「所謂溝通的距離,就是總經理多久後才會聽到基層員工的聲音。」企業要追求卓越,就得創造出容易聽到事實的環境、不掩蓋事實的文化,在《The Founder’s Mentality》書中提到,front-line obsession是很重要的執著,就是要從前線聽到真正的現實。
- 多問問題,從發問中了解得更深入
- 激發對話和辯論,在爭辯中尋求最好的策略
- 事後檢討,但不追究責任
- 把獲得的資訊變成不容忽視的資訊
刺蝟原則
刺蝟原則的名稱來自一則寓言,故事中的刺蝟雖然只有一個簡單的防禦策略——縮成一團讓自己的刺變成結界,但它總是能夠成功地擊退獵食者。刺蝟原則的精髓在於專注和專一,人生不是加法,加很多未必是贏家。
能滿足以下這三點交集的就是自己的優勢,不斷地集中火力在自己優勢的地方徹底執行,就是刺蝟原則。
- 在什麼方面能達到頂尖的水準
- 在什麼方面能獲得很大的報酬(經濟引擎主要靠什麼驅動)
- 在什麼方面會洋溢滿滿的熱情
強調紀律的文化
在《The Founder’s Mentality》書中提到,當公司不斷地成長以後,會開始喪失創業時的insurgency,而轉變為bureaucracy。常見的事就是開始要填寫一堆表格、編撰一堆投影片、參加一堆會議,這些變本加厲的官僚文化就會扼殺創意,導致公司再也不像成立之初那麼的有活力。
為什麼大公司需要制度?這是為了彌補缺乏紀律的問題。舉例來說,很多工廠會實施打卡制度,上下班打卡、遲到早退要扣薪水。但在科學園區內的許多設計公司,都不實施打卡制度,同仁如果晚來就會自發地晚點走,因此這些公司就不需要打卡。要知道打卡這些手段常會因小失大,為了規範少數不適任的員工,卻限制了多數優秀員工的彈性。
卓越的公司會建立起調和一致的制度,但也在這樣的架構下,給予員工適度的自由,並要求員工承諾對應的責任。在這樣有紀律文化的公司中,被管理的是整體的制度而不是個體的員工。
以科技為加速器
台積電光靠著大數據的蒐集和分析,生產力就提升了62% 。近年來,台積電又逐步啟動智慧化和AI化的階段,並發展機器學習。這樣的大量系統化,能讓台積電在國際化與其他公司情況不同,甚至可說是極大優勢。
台積電23年前就養AI!晶圓龍頭「完全複製」秘訣,藏在5波數位變革中(數位時代@2023/04/11)
如同上面這篇報導指出的,台積電利用大數據,找出最佳的參數設定,這樣高強度的數據管理,可以同步設定到各地機台即時採用。同樣的的機台別間公司用起來,就是沒有台積電用得好。台積電就是善用科技來達到「精準製造」的目標。
既然科技這麼的重要,那就要不斷地擁抱最新的科技。倒也不是如此,書中提到這叫「科技的陷阱」。科技本身從來都不是企業興衰的主因,本質核心策略才是重點,同樣以台積電為例子,其總裁在技術論壇指出,台積電能給予對手給不了的價值,那就是「信任」。
台積電的對手三星和英特爾都有自己的產品,即使沒有客戶的訂單,兩家對手也能活得很滋潤;但台積電沒有自己的產品,不與客戶競爭,客戶成功、台積電才能成功。台積電不與客戶競爭,trust是台積電與客戶間的關鍵字。
談美韓競爭對手》魏哲家:僅台積電與客戶無私合作(自由財經@2023/05/12)
飛輪效應
一旦有了有紀律的員工、思考、行動,就會慢慢地厚植實力,一點一滴地把能量累積在飛輪上。一開始不會發現飛輪有什麼轉動,可是等到飛輪突破了以後,靠著慣性就能快速旋轉。作者在書中指出,雖然結果是戲劇性的成效——突然地大轉型成功,但其實過程是逐漸累積的,不容易發現的。
一開始公司有些不好的傳統(從能量的角度來看,這叫做束縛能),同仁們遵照刺蝟原則,按部就班地實施計劃,陸續產出成功的成果,績效激勵人心,再實施下一個滿足刺蝟原則的計劃(從能量的角度來看,這叫做提供動能)。一步一腳印,當累積的動能超過束縛能後,就能脫離束縛,這時候就能自由地遨遊、出現突破性的成長。
從B到A
追求「Good to Great」、「From one to number one」這些當然是很好,然而人生中更常遇到的問題不是「從A到A+」,而是從「從B到A」。舉例來說,網友很常在科技板問的問題是,他是文組的,找不到薪水高的工作,想要重考電機研究所來加入科學園區的公司,不確定會不會太晚。
刺蝟原則 | 吻合條件? |
---|---|
頂尖水準 | 這位網友一路求學過程都是文組的,半路轉行理工組,通常不容易做到出類拔萃了。 |
洋溢熱情 | 既然這位網友還上網問,想必是也沒有太大的決心和熱情。 |
充滿報酬 | 科學園區公司的薪酬的確相對高。 |
在這位網友的例子中,只有滿足一個刺蝟原則,那這樣是否值得重考研究所?書中說,要三個刺蝟原則都滿足才能卓越,可是若我們要求的不是卓越,那滿足幾個刺蝟原則才足夠?某個原則要100%滿足還是60%滿足就足夠了?這些問題的答案當然是因人而異,不過顯然是原則滿足的數量越多越好、原則滿足的程度越高越好。